分泌性腹瀉一般是指因腸黏膜受到刺激而致水、電解質分泌過多或吸收受到抑制所引起的腹瀉。
人體中的腸粘膜細胞中的環磷酸腺苷在分泌電解質和水分中可起導誘導作用,而環磷酸腺苷又需經細胞內腺苷酸環化酶催化才能起作用。霍亂弧菌分泌的腸毒素,能迅速與空腸上皮細胞結合,刺激腺苷酸環化酶,使細胞內環磷酸腺苷含量增加,加速水、電解質分泌到腸腔內的過程,而當小腸分泌液超過其吸收能力時,則出現腹瀉,患者通常在短時間內就會出現脫水,需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細菌感染導致的分泌性腹瀉患者可遵醫囑應用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在針對病因治療的同時,醫生會根據患者腹瀉的病理生理特點,酌情給予止瀉藥,如蒙脫石散、地芬諾酯、洛哌丁胺等。患者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導致病情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