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胃病是胃部疾病的統稱,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癌等。臨床主要表現的癥狀是上腹部疼痛,可以呈絞痛、隱痛、脹痛或墜痛。可伴有反酸、噯氣、胸骨后疼痛或燒灼感、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食欲不振,還有可能出現嘔血和黑便。腹部查體時上腹部可有壓痛,幽門梗阻時可以出現振水音,而胃十二指腸穿孔時可以出現腹膜刺激征,腹肌呈板樣強直。
對癥用藥建議:
藥物上的治療需要根據癥狀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治療,如果反酸、燒心、腹痛及腹脹等不適,藥物上可以口服抑制胃酸的藥物(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及艾司奧美拉唑等)、中和胃酸的藥物(硫糖鋁凝膠、鋁碳酸鎂等)、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及促動胃腸動力,比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上述藥物,不能盲目的應用藥物。
飲食注意:
有胃病的人需要好好調養,注意飲食規律,定時定量進餐,要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速度過快,不要吃煎炸、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喝碳酸飲料,忌煙酒,不宜飲咖啡、濃茶等;一定要按時吃早餐,飲食要合理搭配,營養均衡,避免暴飲暴食;平時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多喝熱水,避免著涼;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