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身體的健康,也更加注重養生,而拔罐就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拔罐法,或稱吸筒療法,在古代稱為角法,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經有記載,歷代中醫文獻中也有很多的論述。拔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的空氣,造成負壓,然后吸附在人體的穴位或應拔部位的體表,使皮膚充血、瘀血,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
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拔罐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的作用。而酒精進入血液后會麻痹語言中樞、呼吸中樞、軀體運動中樞以及周圍血管,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言語不清、呼吸頻率加快,走路不穩等癥狀,還有可能會造成血壓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不符合中醫養生以及拔罐調理氣血的原理,所以拔罐前后最好不要喝酒。
哪些人不適合拔罐
因為拔罐是直接作用于皮膚的表面,使皮膚充血,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使氣血運行通暢。所以,皮膚有過敏、潰瘍、水腫的人不適合拔罐,否則會使癥狀加重。
孕婦以及月經期女性不適合拔罐,孕婦不適當的拔罐可能會造成先兆流產,而月經期女性拔罐則有可能造成月經量過多。
另外還要注意,高熱抽搐的人以及人體心臟、大血管的分布部位,也不適合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