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分布寬度偏高的危害通常有手足感覺異常、血栓形成、出血傾向、感染風險增加、凝血功能障礙等,如果感到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治療。
1、手足感覺異常:
血小板分布寬度偏高,導致血液變得粘稠,手足部位的毛細血管被堵住了,可能會有麻木、刺癢、疼痛等不正常的感覺。
2、血栓形成: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偏高代表血液凝固不正常,讓血小板過度的聚集在一起,會提高形成血栓的可能性,可能引發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嚴重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
3、出血傾向: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偏高可能是血小板數量變多或活化程度提高了,可能會出現自發性出血,如瘀點、紫癜等,嚴重的話可能導致顱內出血,威脅到生命安全。
4、感染風險增加: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偏高也可能是免疫系統對感染或其他疾病的反應,容易受到細菌、病毒侵襲。可能會出現發熱、疲勞、頭痛等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5、凝血功能障礙:
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偏高是凝血因子缺少或功能有問題造成的,會影響凝血過程中的好多環節,像纖維蛋白原的合成、凝血酶原復合物的激活以及纖維蛋白的形成等。很容易發生出血不停的狀況,需要輸注新鮮冷凍血漿進行治療。
建議定期監測血小板的計數和體積分布寬度,不要吃高脂肪的食物,也不要吸煙,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