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環的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微循環缺血期、微循環瘀血期和彌漫性血管凝血期。
第一期:微循環缺血期。即休克的初期,組織灌注急劇減少,引起晶體出現多種自身反應,這些反應包括了大量的血管收縮因素,比如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強烈興奮,還有上述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活動增強。
第二期:微循環淤血期。如果在休克早期的微循環缺血不能被及時糾正,組織細胞的缺血缺氧則持續加重。組織中酸性代謝產物大量堆積。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對酸的耐受性較差,逐漸對血液中兒茶酚胺收縮血管的反應性降低。
第三期:彌漫性血管凝血期,如果休克仍然沒有得到治療,微循環功能沒有得到改善,瘀滯在微循環中的血液濃縮,血液流動更加緩慢,血小板紅細胞聚積,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管內皮損傷,組織細胞的損傷進一步加重,釋放出大量的細胞因子。這時,休克變得更加復雜,這些炎性介質的作用逐步將休克推向不可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