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小球腎炎引發蛋白尿的原因一般是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蛋白大量濾入原尿,且近端小管未能完全重吸收這些蛋白質。
急性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受到免疫復合物的沉積和補體系統的激活等影響,導致腎小球基底膜受損,濾過屏障功能下降。這使得原本不能透過濾過膜的血漿蛋白,如白蛋白等,得以進入尿液,形成蛋白尿。腎小球濾過膜包括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基底膜和臟層上皮細胞(足細胞)。在急性腎小球腎炎中,這些結構受到損害,使得蛋白質容易濾過。
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過膜帶有負電荷,可以阻止帶有負電荷的血漿蛋白通過。但在腎炎時,這一電荷屏障可能受到破壞,導致蛋白質漏出。近端小管負責重吸收濾過的蛋白質,但在腎炎時,由于炎癥或損傷,其重吸收能力可能下降。
急性腎小球腎炎通過多種機制導致蛋白尿的形成,而合理的藥物治療是控制病情、減少蛋白尿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