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多指腹瀉伴嘔吐,腹瀉伴嘔吐可能是受涼、食物過敏、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腸結核等原因導致的。建議及時就診,鑒別病因并治療。
1、受涼:
受涼可能導致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和消化功能,從而引發腹瀉和嘔吐。受涼還可能降低胃腸道的免疫力,使其更易受到病原體感染,進一步加重癥狀。
2、食物過敏:
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一般有雞蛋、螃蟹、大蝦、芒果等,過敏癥狀一般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皮膚瘙癢等。食物過敏引起的腹瀉和嘔吐通常伴有其他過敏癥狀,如皮膚瘙癢、風團樣丘疹等。
3、急性胃腸炎:
通常因進食被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所致。病原體及其產生的毒素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發炎癥。患病后會導致胃腸道黏膜的吸收功能下降,大量腸液無法被正常吸收而排出體外,造成腹瀉,還會刺激胃腸道的神經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嘔吐中樞興奮,進而出現嘔吐癥狀。
4、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主要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癥狀通常包括發熱、腹痛、腹瀉、惡心與嘔吐等,腹瀉初期可能為稀水樣便,隨后逐漸轉變為黏液膿血便。細菌性痢疾導致的嘔吐和腹瀉癥狀通常較為嚴重。
5、腸結核:
腸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腸道慢性特異性感染。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導致腹瀉,還可能導致腸道狹窄、梗阻等情況,使腸道內容物排出不暢,引起胃內壓力升高,出現嘔吐癥狀。
一旦出現腹瀉伴嘔吐,不要輕視,應注意觀察癥狀的嚴重程度、持續時間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