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血小板一次比一次低可能是藥物因素、過敏性紫癜、巨幼細胞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原因導致的,可以通過加強護理、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并且要及時就醫。
1、藥物因素:
如果孕婦服用地高辛片、氫氯噻嗪片、青霉素V鉀片等藥物,可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使孕婦出現藥物性血小板減少,長期用藥還容易刺激胃腸道而引發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藥物的劑量以及療程,若癥狀持續加重,也可以暫時停藥。
2、過敏性紫癜:
發病原因和微生物感染、動物蛋白過敏有關,患病后會破壞體內的血小板,使孕婦出現血小板偏低,不及時改善還會持續加重,并伴有皮膚紫癜、皮膚瘙癢等癥狀。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氯雷他定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抗過敏的作用,平時還要遠離花粉、柳絮、塵螨等過敏原。
3、巨幼細胞性貧血:
此疾病可能是缺乏葉酸、缺乏維生素B12導致,患病后會因為血細胞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而出現多種血細胞減少,使血小板持續下降,并伴有面色蒼白、皮膚出血、心悸等癥狀。患者可以遵從醫囑選擇葉酸片、維生素B12片、維生素B12注射液等藥物治療,但是要按照正確劑量和療程用藥。
4、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該疾病考慮是免疫異常、遺傳等原因引起,會對體內的血小板造成破壞,影響血小板的檢查結果,還可能會使皮膚以及黏膜反復出血。此時需要暫時觀察,若病情持續加重,需要及時終止妊娠,并遵醫囑服用醋酸潑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甲潑尼龍片等藥物治療,用藥期間不可突然停藥或者增減藥量。
5、再生障礙性貧血:
如果孕婦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會影響體內的血小板生成,在檢查時會出現血小板持續減少,甚至會引發身體乏力、面色蒼白、頻繁感染等癥狀。患者可以遵醫囑選擇環孢素注射液、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藥物治療,用藥期間也要定期復查,觀察疾病控制以及胎兒發育情況。
孕婦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情緒平穩,不可以過度緊張或者焦慮,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