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肌無力可能是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缺鈣、先天性肌無力綜合征、重癥肌無力等原因造成的,建議及時就診,需要根據具體病因再進行對癥治療。
1、生理性因素:
生理性因素主要是指由于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出現異常,從而出現上述癥狀表現。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癥狀會逐漸得到緩解。
2、營養不良:
如果新生兒出現了喂養困難或消化吸收障礙的情況,容易導致身體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一旦身體營養不良以后,容易影響新生兒的生長和發育,造成肌無力的情況。此時可到醫院的營養科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搭配飲食,平時還可以多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緩解以上現象。
3、缺鈣:
如果奶量攝入不足或缺乏維生素D,容易影響腸道正常吸收鈣,誘發渾身乏力,肌肉無力等缺鈣現象。此時,家長可以遵醫囑給新生兒服用補鈣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葡萄糖酸鈣口服溶液、碳酸鈣D3顆粒、醋酸鈣顆粒等,同時還可以多喝一些鈣含量豐富的奶粉。
4、先天性肌無力綜合征:
先天性肌無力綜合征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神經肌肉接頭傳遞功能出現障礙,導致嬰兒出現肌無力的癥狀。同時,還可伴有眼瞼下垂、斜視、復視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溴吡斯的明、新斯的明等藥物進行治療,對呼吸肌無力者應持續正壓通氣。
5、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肌肉接頭傳遞障礙導致的肌肉收縮無力,導致嬰兒出現肌無力的癥狀。同時,還可伴有眼瞼下垂、斜視、復視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甲潑尼龍、醋酸潑尼松、硫唑嘌呤等藥物進行治療。
新生兒需要規律的喂養,母乳是最佳的喂養方式,但如果選擇人工喂養,請確保使用適合新生兒的配方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