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瘡的癥狀表現有便血、痔核脫出、局部疼痛、瘙癢等。
內痔瘡通常位于齒狀線上方,此疾病引起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確,考慮可能和解剖因素、感染因素、飲食因素、排便因素等有關,當患有此疾病后會導致排便中或便后出血,色鮮紅,有時大便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將手紙染紅,有時為滴血或射血。若患者不積極的進行治療,還會因為痔核體積的增大,排便時受到糞便擠壓,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脫出肛外。對于有發炎腫脹患者,痔內有血栓形成或嵌頓的患者,還會出現疼痛。當內痔瘡發展到晚期時因肛門括約肌松弛,常有分泌物流出,分泌物的刺激還會導致瘙癢的情況。
患者有內痔瘡可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比如肛門清洗干凈后,在肛門處塞入肛泰栓,藥物直達病灶,可以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內痔瘡帶來的便血、腫脹、疼痛等不適癥狀。如果不方便肛門用藥,可以使用肛泰貼,貼在肚臍部位,藥物可經皮膚吸收,并可循經絡貫穿全身,直達病所而起治療作用,相對栓劑來說使用比較方便,在洗澡、上廁所、上班時都可以使用。在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可以得到明顯緩解,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除了以上藥物外,還可以搭配其他藥物協同治療,如痔瘡膠囊、復方荊芥熏洗劑等,也可以促進病情恢復。
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過度用力排便,以減少出血和疼痛的風險。此外,保持肛門部清潔干燥,避免使用刺激的藥物和化妝品,以減輕瘙癢和皮膚刺激。
如需用藥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專業用藥知識,可以咨詢專業的醫生或者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