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吃完飯一般不能艾灸,不利于身體健康。
艾灸是通過艾絨燃燒對局部皮膚和特定穴位產生的良性刺激,艾灸在中醫理論中能夠起到溫經散寒、引熱外行的功效,臨床上可以改善痛經、腰椎間盤突出癥等。但是剛吃完飯,胃腸道內食物不能立即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如果盲目艾灸,容易導致身體的毛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也會影響體內的血液運行,胃腸道內食物不能及時被消化和吸收,會引起惡心、嘔吐等癥狀,此時不僅不利于艾灸發揮理想的作用,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所以為了避免此類現象出現,剛吃完飯通常不能艾灸。
艾灸雖然屬于安全性較高的一項治療性操作,但是需要由專業醫生進行規范操作,如果局部皮膚有破損應避免進行艾灸,以免影響皮損愈合,艾灸后雖然無飲食禁忌,但是也應注意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