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通常指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后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有可能會留下心律失常、偏癱、室壁瘤等后遺癥。
1、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部位出現了缺血性壞死的情況,是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基礎上發生的一種疾病,患病后會出現胸骨后劇烈疼痛、胸悶等癥狀。由于心肌部位缺血壞死,代謝產物集聚在一起,容易導致電解質紊亂,這樣就會導致心律失常。
2、偏癱:
心臟收縮的時候,由于血液運動方向改變,容易在局部形成血液殘留,引起腹壁血栓,當腹壁血栓脫落,隨血液進入大腦血管當中,引起偏癱的情況。
3、室壁瘤:
如果心肌梗死面積比較大,壞死的心肌逐漸被纖維細胞代替,局部形成疤痕組織,由于其喪失收縮能力,因為重力的關系,會在局部形成不規則的瘤樣膨出。
除以上后遺癥外,心肌梗死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有可能會留下腱索缺血性壞死、乳頭肌缺血性壞死等后遺癥。所以患有疾病時,還需要及時治療,避免因為治療不及時,引發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