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指排便,排便出血可能是用力過大、痔瘡、肛裂、結腸炎、直腸息肉等原因引起的。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規范治療。
1、用力過大:
如果排便時用力過大,可能會損傷肛腸黏膜,從而導致排便出血的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一段時間后即可恢復。
2、痔瘡:
可能與久坐、飲水過少、便秘等因素有關,在排便時可能會劃破痔瘡黏膜,從而出現出血、疼痛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痔瘡切除術,將病灶切除,達到治療的目的。
3、肛裂:
可能是有便秘、腹瀉、肛門外傷等原因導致,使肛管皮膚受損,造成皮膚全層裂開、形成潰瘍,而排便時會出現出血、疼痛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肛裂切除術,能夠促進病情的恢復。
4、結腸炎:
可能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環境因素、免疫失衡、腸道微生態異常等原因引起,會導致腸壁黏膜薄弱,在排便時可能會損傷腸壁,從而出現出血的情況。可以遵醫囑服用美沙拉嗪腸溶片、甲潑尼龍片、氨芐西林膠囊等藥物治療,能夠減輕不適癥狀。
5、直腸息肉:
可能與炎癥刺激、飲食因素、便秘等原因有關,炎癥會刺激直腸黏膜,導致黏膜潰瘍糜爛,并逐漸形成息肉,而排便時可能會損傷息肉,從而導致出血。應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內鏡下圈套摘除術,將息肉切除,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日常應攝入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獼猴桃、火龍果、芹菜等,能夠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同時也要注意肛門處的清潔、干燥,及時更換內褲,以免滋生細菌誘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