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今年三十五歲,平時工作繁忙。那天聚會,他高興之余多喝了幾杯,回到家后便覺得頭暈目眩,身體乏力。起初,我們以為這只是酒精的作用,讓他好好休息一下就好。但沒過多久,哥哥開始發起了燒,體溫達到了38.5℃,哥哥說吃一些退燒藥就可以,但是我聽說過喝酒后不能吃藥。為了安全起見,我決定立刻帶他去醫院就診。
走到醫院之后,我詳細地向醫生描述了哥哥的癥狀,并且咨詢了醫生,喝完酒之后到底能不能吃退燒藥?
醫生告訴我們,喝酒后一般不建議吃退燒藥,因為酒精會和多數藥品發生化學反應,并產生有毒物質,還可能會加重胃腸道不適和肝臟負擔。可以先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緩解癥狀,準備一盆溫水,毛巾浸濕后稍微擰干,輕輕擦拭患者的額頭、頸部、腋窩、腹股溝和四肢,能夠幫助散熱。如果這個方法不能緩解,可以在喝酒24小時之后再吃退燒藥。
解酒小妙招:
1、蜂蜜水:取一勺蜂蜜,加入溫開水中攪拌均勻。飲酒后,慢慢飲用蜂蜜水,有助于緩解頭痛、惡心等癥狀,并促進酒精的代謝和排泄。
2、水果解酒:取鮮橙或鮮橘,將其去皮后直接食用,也可以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果,有助于緩解酒后不適。
酒后發燒并不是一件小事,在選擇藥物時,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來做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