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發涼一般是氣溫低、運動量過少、飲食因素、植物神經紊亂、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去醫院查明原因后通過加強生活管理、口服藥物等方法改善。
1、氣溫低:
如果所處的環境溫度比較低,而且穿著單薄,胸口部位受到寒冷空氣刺激后會出現發涼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伴隨肌肉痙攣的癥狀,需要調節室內溫度,讓溫度保持在24~26℃,還可以穿厚衣服進行保暖,對癥狀改善有一定幫助。
2、運動量過少:
久坐不動容易導致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容易影響胸口部位的溫度,可引起胸口發涼,同時還會伴隨下肢水腫、體肥胖等癥狀,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可以活動20~30分鐘,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比如打羽毛球、瑜伽、跳廣場舞等,可以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有助于癥狀改善。
3、飲食因素:
長期吃生冷寒涼的食物,比如雪糕、冰塊、冰激凌等,會導致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從而使胸口部位發涼,還可能會引起胃痛、食欲下降等不良反應。平時可以多喝溫開水,減少吃生冷寒涼食物,能夠使胸口溫度升高。
4、植物神經紊亂:
如果精神壓力比較大,容易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也會出現胸口發涼的情況,同時還會伴隨失眠、頭暈等不良反應,可以遵醫囑吃甲鈷胺片、谷維素片、維生素B12片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可以在飯后服用,能夠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
5、甲狀腺功能減退:
這種疾病一般是自身免疫損傷、甲狀腺破壞等原因導致的,甲狀腺分泌量過少,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下降,還會影響體溫,出現胸口發涼的情況,同時還會伴隨怕冷、疲勞等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吃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益康膠囊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可以在飯后用溫水送服,能控制病情發展。
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都需要積極的進行改善,以免癥狀持續加重,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