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瘤是一種由于子宮內膜腺體侵入肌層所引起的良性病變。這種病癥在30-50歲的經產婦中較為常見,其癥狀包括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以及痛經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一、概述
腺肌瘤,醫學上又稱為子宮腺肌癥,是子宮內膜組織在子宮肌層內異常生長所導致的。這種病癥雖為良性,但可能引發一系列癥狀,如痛經、月經量增多、貧血等。治療腺肌瘤的方法多樣,需結合患者的年齡、癥狀及生育需求進行選擇。
二、癥狀
腺肌瘤的癥狀多樣,常見的有:
1、痛經:月經來潮前一周開始出現的痛經,月經結束后逐漸緩解。
2、月經異常: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可能導致貧血。
3、壓迫癥狀:肌瘤增大可能壓迫膀胱或直腸,導致尿頻、尿急或排便困難。
4、下腹疼痛與包塊:肌瘤增大可使子宮超過盆腔,從腹部可觸及包塊。
5、對懷孕的影響:腺肌瘤可能影響生育,如妨礙受精卵著床或導致難產。
三、治療
治療腺肌瘤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中,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用于緩解痛經;促性腺激素類藥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可調節體內性激素;止血藥如氨甲環酸膠囊,用于控制月經量過多。手術治療則包括腺肌瘤切除術或子宮切除術,適用于癥狀嚴重或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
腺肌瘤作為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雖然良性,但不容忽視。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保障女性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