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病是胃黏膜受損導致的慢性炎癥,其特點為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數目減少,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或伴幽門腺化生和腸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常表現為上腹部隱痛、脹滿、噯氣,食欲不振,或消瘦、貧血等,無特異性。在治療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藥物治療是關鍵。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常采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聯合奧美拉唑等藥物進行根除治療。同時,可給予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以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
2、對癥治療也很重要。對于出現的反酸、胃痛等癥狀,可使用抑制胃酸藥物如西咪替丁,以及促動力藥如莫沙必利進行緩解。
3、生活習慣的調整同樣不可忽視。患者應保持規律的飲食,食物宜清淡,避免辛辣、生冷及高鹽食物。戒煙限酒,減少胃部刺激。
4、心理調適也必不可少。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情緒,有助于病情的緩解。
5、定期復查胃鏡是監控病情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于有萎縮或腸化生的患者,應每6-12個月進行一次胃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病情變化。
綜上所述,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藥物治療、生活習慣調整和心理調適等多方面措施,患者需密切配合醫生,共同應對這一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