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變形了可以選擇頸部制動、頭頸牽引、前入路手術、后入路手術、后-前聯合入路手術等方法才能歸位,患者要及時就醫。
1、頸部制動:
頸椎變形可能是頸椎退變、慢性損傷積累導致,會使頸椎的生理曲度消失,還可能會伴有頸部疼痛、僵硬等癥狀。如果病情較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佩戴頸托制動,能夠避免病情持續加重,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頸椎恢復,佩戴時要注意松緊度適宜,以免引發不適癥狀。
2、頭頸牽引:
患者還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頭頸牽引,但是要以小重量、長時間、緩慢及持續的原則,使頸椎逐漸歸位。在此期間要注意,牽引重量不可以過大,以免對頸椎造成損傷。
3、前入路手術:
如果頸椎變形后壓迫了椎管前方,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進行前入路手術治療,能夠恢復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以及良好的穩定性,并且創傷較小,恢復速度也比較快。術后要臥床休息,并定時更換體位,保持傷口部位清潔干凈。
4、后入路手術:
如果引起了脊髓后方壓迫,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后入路手術治療,能夠直接擴大椎管,減少對脊髓的壓迫,還可以使頸椎歸位。但是在術后活動時,要維持頭頸和脊椎為一條線,不可以直接扭轉。
5、后-前聯合入路手術:
針對椎管前方壓迫廣泛、脊髓前方和后方均受壓的患者,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后-前聯合入路手術進行治療。此手術能夠解除脊髓壓迫,還可以改善椎管前方受壓的現象,但是手術創傷較大,術后要加強護理,避免過度活動,定期進行復查。
患者平時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可以經常保持一種姿勢,也不能長時間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