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B超一般能檢測出來。
肝硬化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肝病,其病理特征是肝臟組織的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形成以及再生結節的出現。B超作為一種無創、簡便且經濟的檢查手段,在肝硬化的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通過B超檢查,醫生可以觀察到肝臟的大小、形態以及實質回聲等,從而判斷肝臟是否存在硬化現象。在肝硬化的情況下,B超通常會顯示肝臟表面不光滑,肝臟邊緣變鈍,實質回聲增粗、增強,分布不均勻,有時還可以看到肝內低回聲的結節。這些征象都是肝硬化的典型B超表現。
B超雖然能夠提示肝硬化的存在,但并不能完全確定肝硬化的原因和嚴重程度。因此,在B超提示肝硬化后,還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如肝功能檢測、病毒標志物檢測等,來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
在治療肝硬化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用于抑制病毒復制;保肝藥物如甘草酸二銨、還原型谷胱甘肽等,用于改善肝功能;以及秋水仙堿等,旨在減緩肝纖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B超能夠有效地檢測出肝硬化,是肝硬化診斷中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全面的診斷和治療還需要結合其他臨床信息和檢查手段。患者在面對肝硬化時,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以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