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AST通常是指出現心肌梗死時血清中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活性。
心肌梗死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等組織中,臨床一般常作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輔助檢查。
心肌梗死時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增高,通常在發病后6~8小時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開始上升,18~24小時達高峰,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峰值與心肌梗死灶大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