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應首先考慮胃、十二指腸潰瘍、門脈高壓、應激性潰瘍、肝損傷或胃癌導致的出血這五類疾病,當這幾種最常見的疾病被排除后,可考慮一些較為罕見的病因,如上消化道血管畸形等。
具體疾病敘述:
雖然臨床上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的病因眾多,但一般引起急性大出血危及生命的多集中在以下幾種疾病:首先是胃十二指腸潰瘍侵襲到潰瘍基底部的動脈引起的出血,由于是動脈出血,出血量一般較大,且呈搏動性出血;門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出血多為大出血,出血量常超過500ml,情況較危急,患者常表現為大量嘔吐鮮血;應激性潰瘍或急性糜爛性胃炎也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約占1/5,近年來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多因為各種應激因素如創傷、大手術、感染等引起;肝內出血多來自于膽道出血,有時也可見肝癌、肝血管瘤引起肝臟實質破壞的出血;胃癌進展到晚期或活動期時,也會出現癌細胞侵襲血管出血或癌組織本身的缺血壞死脫落。
其他病因:
若已排除以上所提及疾病,可考慮為上消化道血管畸形、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征等較少見的疾病,但必須結合詳細的臨床病史和體征,必要時行開腹探查,尋找確切的出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