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一般指的是發熱,小兒發熱灌腸的作用包括退熱、通便等。
小孩子發燒的時候,發生高熱不退的情況下可以配合灌腸治療,是一種基礎的治療方式,主要機理是灌腸時大量的液體可以帶走體內的熱量,可以起到退熱的作用。同時,灌腸也會添加藥物,促進腸道蠕動,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
雖然灌腸治療的效果比較明顯,但通常不建議反復給小兒進行灌腸,因為通過灌腸治療很可能會損傷到腸道黏膜,從而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會引起腹部的不適,并且灌腸可能把細菌帶入腸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誘發感染和腹瀉。灌腸時的液體量一般較大,可引起電解質的紊亂,經常灌腸甚至出現肛周的破潰等,所以不建議經常灌腸。
建議發熱時盡量選擇口服退熱藥,如布洛芬混懸液、布洛芬混懸滴劑、對乙酰氨基酚等,配合物理方式降溫,多喝水,用溫水在頭面部、頸后、腋下、腹股溝等毛細血管豐富的部位進行擦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