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正常生理現象,指成熟卵泡排出卵巢進入輸卵管的過程,可以通過分泌物變化、體溫變化、卵泡監測等方法看是否排卵。
1、分泌物變化:
如果月經周期比較準確,女性的排卵日一般在下次月經來潮前14天左右,通常將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連同排卵日在內共10天稱為排卵期。女性排卵的時候,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分泌物和平時有一定的差別,此時白帶呈無色透明拉絲樣,不容易拉斷。
2、體溫變化:
排卵的時候體內孕激素水平升高,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孕激素可以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使體溫上升0.3℃到0.5℃左右。另外,排卵期卵泡破裂或卵泡持續性增大造成局部疼痛,也會使體溫升高,大概兩天到三天后疼痛減退,體溫也可以慢慢恢復正常。
3、卵泡監測:
這種方法比較準確,通過B超的方式觀察卵泡的變化,可以判斷排卵的發生,從月經周期的第8天開始,每兩天B超監測一次,當發現卵泡直徑達到17毫米時,可改為每天監測一次。
除以上方法外,還可以通過使用排卵試紙等方法,有備孕打算的人群可在排卵期同房,能夠增加懷孕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