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吃消炎藥期間不要喝酒,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一般人認為的消炎藥和抗生素是不分的。
1.消炎藥阿司匹林、撲熱息痛、去痛片等解熱鎮痛類藥物和酒精均對胃腸黏膜有刺激及損害作用,兩者合用極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變或使潰瘍病復發,導致消化道出血,所以吃消炎藥期間不要喝酒。
2.抗生素頭孢類、甲硝唑類藥物會與酒精發生雙硫侖樣反應,會出現臉紅、視覺模糊、惡心、嘔吐、四肢無力、嗜睡、頭痛、心慌胸悶等癥狀,甚至血壓下降、呼吸抑制、休克等反應,嚴重者可能導致猝死,所以吃抗生素期間不要喝酒。
服用消炎藥喝酒更易醉。因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體內轉化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作用下轉化為乙酸,然后再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頭孢菌素類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在體內轉化成乙醛后不能排出,乙醛對身體有害,用藥者飲酒后5-10分鐘即可發病,反應持續時間從30分鐘到幾個小時,出現很難受的醉酒樣反應。主要表現為面部發熱、面色猩紅、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嚴重者可出現出汗口干、呼吸困難、視覺模糊、惡心嘔吐,甚至出現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其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和飲酒量成正比。這種表現常發生于服用先鋒霉素、甲硝唑、痢特靈以及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等藥物又同時飲酒者。如果是不會飲酒或酒量很小的人,反應更為嚴重。靜脈用藥后的反應,會比口服用藥更快速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