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發病率為4/10萬~6/10萬,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質(胎兒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糞)和促凝物質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
近年研究認為,羊水栓塞主要是過敏反應,是羊水進入母體循環后,引起母體對胎兒抗原產生的一系列過敏反應,故建議命名為“妊娠過敏反應綜合征”。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并發癥。發病率為4/10萬~6/10萬,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質(胎兒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糞)和促凝物質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
近年研究認為,羊水栓塞主要是過敏反應,是羊水進入母體循環后,引起母體對胎兒抗原產生的一系列過敏反應,故建議命名為“妊娠過敏反應綜合征”。
1、羊膜腔內壓力過高 臨產后,特別是第二產程子宮收縮時羊膜腔內壓力升高,當羊膜腔內壓力明顯超過靜脈壓時,羊水有可能被擠入破損的微血管而進入母體血液循環,造成羊水栓塞。
2、子宮血竇開放,分娩過程中各種原因導致宮頸或宮體損傷,造成羊水通過損傷的血管或胎盤后血竇進入母體血液循環。
3、胎膜破裂,多數羊水栓塞發生在胎膜破裂后,羊水可通過子宮蛻膜或宮頸管破損的小血管處進入母體血液循環中。
1、如在第一產程發病則首先穩定生命體征,待產婦血壓脈搏平穩后,迅速結束分娩,評估胎兒不能立即娩出,則應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
2、如在第二產程中發病,即刻陰道助產娩出胎兒,無論何種分娩方式均應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準備。
3、如產后發病、大量子宮出血或病情重,短時間內出血反復加重不能控制時,應在輸新鮮血與抗休克同時行子宮切除術。手術本身雖可加重休克,但切除子宮后,可減少胎盤剝離面大血竇的出血,且可阻斷羊水及其有形物進入母血循環,對搶救與治療患者來說均為有力措施。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健康自測大全 健康早知道
專業醫學量表 專業醫學團隊
掃碼關注完成健康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