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厥與抽搐是神經科及小兒科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均屬于不隨意運動,驚厥與抽搐的臨床表現與處理具體如下:
驚厥呈現的抽搐一般是全身性、對稱性,肌群收縮表現為強直性和陣攣性,伴或不伴有意識喪失。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的抽動或強烈收縮,常可引起關節的運動和強直。抽搐按發病原因可以分為高熱性抽搐、低鈣性抽搐、不明原因性抽搐、假性抽搐、癇性抽搐等,和腦功能的暫時紊亂導致的抽搐,如高血壓病、癲癇、腎功能衰竭、中風、腦腫瘤等。驚厥是大腦皮質機能紊亂所引起的一種運動障礙,表現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突然出現不自主的強直性和陣發性痙攣,常伴一時性知覺喪失,有時發作后昏迷。
抽搐的處理原則:使患者平躺,解開衣扣,頭部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暢通,清除口鼻內的分泌物,防止窒息,及時建立靜脈通道。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如地西泮和葡萄糖酸鈣等藥物進行鎮靜解痙。密切觀察抽搐的時間和強度,防止出現再次抽搐現象。驚厥處理原則及時控制驚厥發作,糾正缺氧,治療原發病,及時有效行抗驚厥治療,如苯巴比妥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