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嬰兒內臟受損會在1-3天內有所表現。
通常判斷嬰兒是否存在內臟的損傷,主要通過臨床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綜合判斷,所謂內臟一般指心臟、肺臟、肝臟、脾臟、腎臟、腸道等,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呼吸異常、腹部病變、胃腸道病變等,具體分析如下:
1、呼吸異常:
如果嬰兒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明顯加快、加深,或者出現心前區不適、疼痛、發憋等,這時提示可能存在心肺疾病,要做血氣檢查,還有心臟超聲和胸片檢查。
2、腹部病變:
如果嬰兒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可以通過腹部超聲檢查肝臟、脾臟、腎臟是否存在問題。
3、胃腸道病變:
注意嬰兒是否出現嘔血、便血,必要時要做胃鏡或腸鏡檢查,明確是否有胃腸道病變。
而重度內臟受損嬰兒短時間內可能會出現休克癥狀,家長需清楚受傷部位與具體情況。若家長無法確認,建議到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全面體檢,必要時可通過X光、腹部B超、CT、核磁共振明確內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