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最常見的病原體是A組溶血性鏈球菌。這種細菌是引發風濕熱的關鍵因素,其生存能力強,尤其在潮濕環境下更為活躍,盡管對化學制劑、陽光及干燥環境抵抗力較弱。
風濕熱是一種復雜的疾病,除細菌感染外,遺傳因素也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史的人應格外警惕。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其產生的抗原與心臟瓣膜某些結構相似,導致機體產生交叉反應抗體,攻擊心臟瓣膜,從而引發一系列癥狀,如發熱、關節炎、心臟炎等,還可能出現環形紅斑、皮下結節以及舞蹈病等非特異性表現。
診斷風濕熱需進行多項檢查,包括血常規、C-反應蛋白、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以評估炎癥活動及心臟受累情況。
在治療上,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抗生素治療:青霉素是首選,可有效清除鏈球菌感染,預防復發。對青霉素過敏者,可選用頭孢菌素或紅霉素。
2、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能消炎、鎮痛,緩解關節腫痛癥狀。
3、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有強大抗炎作用,可迅速緩解關節和全身炎癥,但需注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以防骨質疏松。
4、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用于對前述藥物過敏或不耐受的患者。
治療期間,患者應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減輕關節負擔。同時,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助于身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