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遭遇燙傷時,及時的正確處理至關重要,要迅速脫離熱源,并用冷水持續沖洗傷處,以降低皮膚溫度,減輕損傷,還要保護好水泡表皮,避免破裂,以減少感染風險。最后,小心脫去衣物,避免二次傷害,并切忌亂涂非專業藥物。
冷水沖洗應持續10-20分鐘,可有效緩解疼痛和減少炎癥。若形成水泡,不要隨意挑破,大的水泡可在醫生指導下處理。脫衣時,若衣物與傷口粘連,應剪開而非強行脫下。
在處理燙傷時,可考慮使用燙傷膏、復方磺胺嘧啶鋅凝膠或紅霉素軟膏等,以幫助傷口愈合、預防感染。但需注意,藥物使用應遵醫囑,避免不當用藥造成更大傷害。
此外,燙傷后應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增加高蛋白食物攝入,以促進傷口修復。若傷口出現紅腫、疼痛加劇或化膿等癥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總之,科學處理燙傷,關鍵在于迅速降溫、保護表皮、合理用藥,并密切關注傷口愈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