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有典型的腸道傳播特點,引起該病的惡型肝炎病毒通常喜歡隱藏在河水,食物或貝類水產品中,誤飲誤食這些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后就會發病,本病在東南亞發病率最高,我國和非洲某些地區也有流行,戊型肝炎的潛伏期和癥狀酷似甲型肝炎,常見癥狀為發熱,厭食,頭痛,關節痛,嘔吐及腹瀉,一般檢查谷丙轉氨酶升高,其癥狀雖然與甲型肝炎難以區分,但也有以下的特征,戊型肝炎以青壯年發病為多,15到45歲的病人占75%,15歲以下極少發現,而且男性明顯多于女性,一般預后較好,不會轉為慢性。
但孕婦患病病程較重,死亡率可高達10%到20%,血液中戊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戊型肝炎的防治和甲肝相同,要注意飲食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吃半生熟的貝類水產品,不飲生水,對病者進行隔離和治療都是有效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