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的診斷標準是血肌酐超過707umol/L,且患者有慢性腎衰竭。
尿毒癥是指由于某種原因導致患者腎功能的長期損害,90%以上的腎組織已經受損,而且已經被纖維瘢痕組織所替代。因此,尿毒癥患者會有代謝廢物的積累和水電解質酸堿失衡。
在臨床判斷中,尿毒癥通常通過抽血檢查腎功能來診斷。如果血肌酐超過707umol/L,臨床上可以診斷為尿毒癥,前提是患者的腎衰竭是慢性的。血清肌酐是人體內的一種代謝廢物,在正常情況下,其通過腎臟從體內排出。如果腎功能受損,患者的血清肌酐會有一定程度的累積,即當其超出707umol/L時,表明腎功能已經喪失90%以上,臨床上稱為尿毒癥。
出現此癥狀,建議及時去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碳酸氫鈉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情況嚴重,可以進腹膜透析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