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總管結石在臨床上是指肝外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一般有腹痛、高熱、黃疸等癥狀。
肝外膽管結石可能是因為慢性炎癥、膽汁淤積等引起,患病以后會因為結石下移嵌頓在膽總管的下端壺腹部,使括約肌出現嚴重的痙攣以及膽管內壓升高,引起腹痛的現象,還會因為膽管內壓升高而引發細菌逆行擴散的現象。如果細菌進入了血液循環,也會對體溫調節中樞產生影響,使患者出現高熱,體溫高達39~40℃。肝外膽管結石也會引發黃疸的癥狀,使患者出現尿黃、鞏膜黃染、皮膚黃染等,嚴重時會對肝功能造成損害。
肝外膽管結石如果出現了高熱,需要及時服用布洛芬片、對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熱藥物治療,還需要靜脈注射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抗生素藥物治療,嚴重時可以做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