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指發熱,兒童支原體感染發熱主要是支原體在體內大量繁殖后影響了體溫調節中樞,可以通過一般治療、物理療法、局部用藥、口服藥物、注射藥物等方法改善,此時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1、一般治療:
支原體感染可能會引起呼吸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癥狀,比如咳嗽、咳痰、尿頻、尿痛、排尿困難等,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使支原體在體內大量繁殖,會對體溫調節中樞造成影響后出現發熱。此時要注意休息,適當的減少活動,多喝一些溫水,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對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2、物理療法:
出現發熱的情況后,可以通過溫水擦拭皮膚、毛巾冷敷額頭、貼退熱貼等方法進行物理降溫,能夠幫助體內的熱量散發,使體溫逐漸下降。
3、局部用藥:
如果發熱后體溫超過了38.5℃,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栓、小兒布洛芬栓、雙氯芬酸鈉栓等藥物治療,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熱的作用。但是在用藥時需要先將肛門部位清潔干凈,還要注意力度,以免損傷肛門。
4、口服藥物:
患病后也可以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羅紅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能夠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抑制支原體的繁殖。但是不能長時間大劑量用藥,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5、注射藥物:
如果兒童的病情比較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鹽酸頭孢吡肟、注射用氨芐西林鈉等藥物治療,能夠促進炎癥消退。在此期間要注意局部護理,保持注射部位清潔干凈,用藥期間不可以過度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身體的保暖,根據天氣變化及時添減衣物,以免受到寒冷刺激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