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中性粒細胞低一般是長期接觸放射線、藥物因素、流行性感冒、水痘、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去醫院查明病因后進行改善。
1、長期接觸放射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寶寶長期接觸到放射線,可能會損傷造血系統,從而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同時還會伴隨皮膚屏障功能差的情況,家長需要做好寶寶的護理,避免接觸放射線,能夠使癥狀減輕。
2、藥物因素:
如果經常給寶寶使用氯霉素滴眼液、紫杉醇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等藥物,也會影響造血系統的功能,做檢查時出現中性粒細胞低的情況。同時還會伴隨肝功能受損、面色蒼白等癥狀。出現這種情況要遵醫囑停藥,經過一段時間休養,身體能夠恢復正常。
3、流行性感冒:
這種疾病主要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在體內大量滋生繁殖,會損傷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利巴韋林顆粒、抗病毒口服液、連花清瘟顆粒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能夠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在飯后服用。
4、水痘:
該疾病主要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身體免疫系統遭到破壞后,中性粒細胞會減少,同時還會伴隨皮膚上出現皰疹,并且有明顯的瘙癢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乳膏、噴昔洛韋乳膏等藥物治療,涂抹時需要將皮膚清潔干凈。
5、再生障礙性貧血:
這種疾病主要是遺傳因素、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等原因引起的,會影響正常的造血功能,引起中性粒細胞低,還會伴隨皮膚蒼白、牙齦異常出血等癥狀。如果寶寶的癥狀比較嚴重,可以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通過骨髓移植術進行治療,做手術前需要進行全面檢查,能夠評估手術風險,手術后需要加強護理,以免發生感染。
寶寶屬于特殊人群,無論出現哪種疾病,都應該及時治療,以免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