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時高時低考慮是飲食不當、機體缺水、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肝炎、心力衰竭等原因所致,具體原因需到醫院詳細檢查。
1、飲食不當:
由于肌酐是肌肉代謝產生,如果在檢測肌酐以前吃了大量肉食,比如雞肉、牛肉、魚肉等,會使體內肌酐值升高,如果肉類食物攝入過少,則會使肌酐降低。應適當改善飲食習慣,保持營養攝入均衡,除了要吃肉類食物,也可以適當吃小米粥、八寶粥、燕麥粥等清淡食物。
2、機體缺水:
體內水分大量流失,不及時補水,會導致血液濃縮,血流量減少,使體內多余肌酐無法及時排出體外,使其升高,補水后,肌酐會降低。要適當增加飲水量,保證每日攝入多于1000毫升的水。
3、慢性腎小球腎炎:
是因為腎小球感染病菌所引起的慢性炎癥,受炎癥刺激,會出現尿急、尿頻等癥狀,也會使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不能正常排泄,導致體內肌酐無法排除體外,在體內升高,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后,可使其逐漸下降。需要遵從醫囑服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鹽酸環丙沙星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藥治療,應在飯后半小時服用,不會對消化系統造成負擔。
4、慢性肝炎:
多數患者是因為感染病因引起,由于肝臟也參與代謝,所以在肝功能下降后,也會使肌酐發生波動。需要遵從醫囑服用恩替卡韋片、拉米夫定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藥治療,用溫開水送服即可,不能直接吞服。
5、心力衰竭:
致病原因包括肥厚型心肌病、糖尿病等,會使心肌細胞壞死、受損,出現呼吸困難、全身乏力等癥狀,也會由于心臟射血能力下降,導致腎組織受損,使肌酐不在正常范圍內。需要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通過心臟移植手術治療,術后要監測血壓、心率等指標,以免出現排異反應。
疾病治療期間,要以臥床休息為主,不要劇烈運動,有利于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