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臍疝可能會出現腹部疼痛、感染、消化不良、疝氣嵌頓、腸梗阻等不適癥狀,若確診為臍疝后,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1、腹部疼痛:
臍疝是一種常見的臍部疾病,好發生在嬰幼兒時期,嬰兒在哭鬧或咳嗽時會引起腹壓增大,會導致肚臍部位出現向外突出的腫塊,并伴隨著腹部疼痛的癥狀。
2、感染:
若沒有做好肚臍部位的護理,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出現感染的情況,容易引起臍疝部位的皮膚出現發紅、腫脹的癥狀,并且還會流出黃色的分泌物。可以使用碘伏或醫用酒精,對患處進行擦拭消毒,對預防感染有幫助。
3、消化不良:
若寶寶患有臍疝后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影響到胃腸道的正常蠕動功能,食物不能夠及時消化,會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腹脹、食欲下降等。
4、疝氣嵌頓:
疝氣的腸管被卡在臍環處,導致腸管缺血、壞死,局部皮膚會出現發紅、淤青,并伴隨著劇烈的疼痛癥狀。
5、腸梗阻:
如果臍疝的包塊不能夠及時回納,可能會導致腸道內容物無法順利通過腸腔,從而誘發腸梗阻,寶寶會出現腹脹,肛門無法排便、排氣的癥狀。
寶寶患臍疝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選擇經皮臍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等手術進行治療,術后應加強傷口部位的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同時應讓寶寶穿寬松透氣的棉質衣服,對皮膚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