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接診了一位62歲的女性患者,她在絕經后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對此她比較擔憂,不清楚是否需要針對這一情況進行治療。
患者表示,由于已經進入絕經期,沒有生育需求,且對生活質量有一定要求,她關心的是子宮肌瘤在絕經后是否會影響健康以及治療的必要性。
我詳細解釋了子宮肌瘤的相關知識,并告知她絕經后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案并非一概而論,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制定。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多數情況下并不會引起嚴重的癥狀。在絕經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肌瘤通常會逐漸縮小,甚至消失。
因此,對于無癥狀且肌瘤較小的患者,可以選擇定期觀察,暫不治療。
如果絕經后子宮肌瘤出現癥狀,如腹痛、尿頻、便秘等,或者肌瘤較大影響了生活質量,那么就需要考慮進行治療。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通過調節激素水平來緩解癥狀,但并不能根治肌瘤。
手術治療則包括肌瘤剔除術和子宮切除術等,具體手術方式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需求以及肌瘤的位置和大小等因素來決定。
此外,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定期隨訪:建議患者每6個月進行一次婦科檢查及超聲監測,以便及時掌握肌瘤大小、數量及生長趨勢。對于癥狀明顯、肌瘤增長迅速或臨近手術指征的患者,可縮短隨訪間隔至每3個月一次。同時,記錄月經周期、經量及癥狀變化,為醫生提供參考。
2、營養素補充:根據醫生建議,適量補充有助于肌瘤管理的營養素。如維生素D可能有助于抑制肌瘤生長,可通過陽光照射的方式,選擇早晨或傍晚陽光較柔和的時段,每周至少2-3次,每次暴露手臂、面部和腿部等皮膚約10-15分鐘,以確保皮膚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或者選擇富含維生素D的海魚,如鮭魚、金槍魚、鰻魚等,每周食用2-3次,每次約100克。
綜上所述,絕經后子宮肌瘤是否需要治療取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
在決定是否治療絕經后子宮肌瘤時,應該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評估癥狀的嚴重程度、肌瘤的大小和類型,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醫生會基于這些信息提供個性化的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