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放血一般不可以降壓。患病后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高血壓屬于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患病后會導致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使患者出現頭痛、頭暈、心悸耳鳴、疲倦或不安等臨床癥狀。該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遺傳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顱腦病變等。而放血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血容量,但不能影響高血壓的發生機制,也不能夠直接降低血壓,臨床并不存在這種治療方法。如果盲目的進行放血,可能會導致貧血,甚至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高血壓患者放血不可以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規范應用降壓藥,比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尼莫地平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等。用藥治療期間應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吃高鹽以及辛辣的食物,比如咸菜、豆腐乳以及辣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