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失調的護理措施通常包括調整飲食結構、規律作息、注意運動、遵醫囑用藥、心理治療等,如需用藥應嚴格遵照醫囑,不可以擅自用藥。
1、調整飲食結構:
營養失調通常包括營養不良、營養過剩等,如果出現了營養不良,可以多吃雞蛋、牛肉、羊肉等富含營養的食物。如果營養過剩,則應以清淡、易消化飲食為主,適量吃軟面條、小米粥、大米粥等食物。
2、規律作息:
保持規律的作息可以維持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可以使食物更好的被消化、吸收,建議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3、注意運動:
營養失調的人群還可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練瑜伽等,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4、遵醫囑用藥:
如果明確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復合維生素B片、維生素C咀嚼片、維生素AD滴劑等藥物治療。
5、心理治療:
如果經常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可能會引起暴飲暴食、食欲不振等,進而引起營養失調。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精神分析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的方式進行改善。
在注意護理的同時,還可以定期去正規醫院檢測微量元素,了解身體的營養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