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疼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肛裂、肛周膿腫、肛竇炎、長期腹瀉。身體不適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就醫。
1、是痔瘡:
痔瘡是指肛門周圍靜脈曲張,常見于長期便秘、久坐不動、妊娠等情況下,出現排便時出血、肛門瘙癢、肛門腫脹和肛門疼等癥狀,影響身體健康。
2、肛裂:
如果長時間大便干結、排便困難,可能會損傷到肛管皮膚,導致肛管皮膚部分或者全層的裂損。排糞時由于糞塊刺激潰瘍面的神經末梢,可引起肛門疼,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3、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多由于肛門腺感染,沿著肛門直腸周圍的間隙形成,有紅、腫、熱、痛的癥狀。該病確診后應盡快就醫,進行切開引流。
4、肛竇炎:
該病一般會有肛門輕微的疼痛和腫脹感。排便時,由于糞便壓在發炎的肛竇上,引起肛門灼痛。如果括約肌因刺激而攣縮,疼痛會加重,會放射到臀部和大腿后側。
5、長期腹瀉:
長期腹瀉易導致肛管皮膚損傷,出血并產生肛門疼,出現肛周不適。
平時應注意清淡飲食,避免久坐,進行適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