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根據臨床表現、直腸指診、肛門鏡檢查、鋇餐檢查、吸引器檢查等方式知道自己得了痔瘡,一旦確診,應及時就診。
1、臨床表現:
痔瘡是比較常見的疾病,患病后會引起直腸下端靜脈叢充血并腫大,會導致患者出現便血、肛門疼痛、肛門瘙癢、肛周脫垂等癥狀。
2、直腸直診:
醫生會帶上指套,涂上潤滑劑,用手指輕輕從肛門伸入直腸,環繞觸摸直腸內壁以判斷是否有膨出物或者是贅生物,如果發現直腸內有膨出物,則提示存在痔瘡。
3、肛門鏡檢查:
醫生會將肛門鏡探入患者的肛門內,可以觀察到直腸黏膜有無充血、水腫、潰瘍、腫塊等,如果存在這些情況,提示患有痔瘡。
4、鋇餐檢查:
通過此項檢查,可以觀察食道黏膜和胃黏膜是否有充盈缺損,對于鑒別消化道引起的便血有一定的意義,可以為醫生排除消化道出血疾病。
5、吸引器檢查:
對于痔瘡脫出的患者,可以使用吸引器吸引與肛門處觀察,可以清楚的觀察痔瘡的位置、大小、形態、出血等情況。
一旦確診,應及時治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氫化可的松乳膏、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