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患者的尿通常是淡黃色、深黃色、淡紅色,一旦患病,應及時就醫。
尿毒癥是腎衰竭的終末期表現,患病后會影響腎臟的正常結構與代謝功能,主要表現為惡心、腹瀉等癥狀,體內的毒物不能及時排出,會不斷的聚集,也會使尿液濃縮,所以尿的顏色通常是淡黃色或深黃色。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容易導致腎臟部位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會漏到尿液中,從而引起尿液顏色為淡紅色。該疾病也會導致水鈉潴留,從而引起高度水腫,對于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應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改善。
尿毒癥患者可以遵醫囑用溫水送服呋塞米片、氫氯噻嗪片、螺內酯片等利尿劑藥物治療,也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腎臟移植術等方法治療。
患者在恢復期間飲食方面應以低鹽、低脂為主,避免吃咸菜、咸魚、肥肉等食物,以免增加腎臟負擔,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建議3~6個月定期復查一次,比如進行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血肌酐檢查等,有利于了解病情的具體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