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一旦形成,不應被忽視或放任不治。雖然初期可能癥狀不明顯,但長期不治療會帶來諸多嚴重后果。
腎結石會逐漸增大,可能劃傷腎組織引起血尿,長期損傷會影響腎臟功能。當結石增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堵塞腎盂或輸尿管,導致尿液排出受阻,進而引發腎積水,嚴重時可導致腎衰竭。腎結石容易引發泌尿系統感染,如不及時控制,可能發展為全身性敗血癥,危及生命。此外,長期的腎臟炎癥和損傷還可能影響身體代謝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針對腎結石的治療,藥物是常見手段之一。例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用于緩解疼痛;利尿劑如呋塞米有助于增加尿量,幫助結石排出;抗生素則用于治療伴隨的感染。對于某些類型的結石,如尿酸結石,還可使用別嘌醇等藥物降低尿酸水平,減少結石形成。除了藥物治療,還有體外沖擊波碎石、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等手術方法,適用于不同大小和位置的結石。中醫治療則包括中藥煎劑、針灸等,可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辨證施治。
總之,腎結石不可不治,患者應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避免病情惡化。同時,注意飲食調理,預防結石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