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一種感染A組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發熱,咽頰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后明顯脫屑,少數患者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損害。猩紅熱需要根據類型的不同來決定是否嚴重,猩紅熱一般分為普通型、膿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其中普通型和外科型的患者是比較輕的,膿毒型和中毒性的患者是比較重的。
猩紅熱的潛伏期在1-7天,平均2-3天。潛伏期內沒有明顯的異常表現,潛伏期過后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多為持續性的發熱,體溫可以達到40℃,可伴有畏冷、頭痛、咽喉痛等表現。還會出現皮疹,發熱12-48小時后就會從耳后、頸部、上胸部以及腋下開始出現皮疹,4-6小時左右皮疹就會遍布全身。發病一周后開始出現皮膚脫屑,可能持續幾周后才能完全消退。應及時選用青霉素或頭孢類的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此是治療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