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中醫稱之為“蛇串瘡”,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中醫治療帶狀皰疹注重辨證施治,通常將其分為肝經郁熱型、脾虛濕蘊型和氣滯血瘀型三種。
肝經郁熱型表現為皮疹鮮紅、灼熱刺痛,常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等癥狀。治療上以清肝瀉火、解毒止痛為主,常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物包括龍膽草、梔子等,以清肝經之熱毒。
脾虛濕蘊型則見皮疹色淡、皰壁松弛,伴有食少腹脹、大便溏泄等脾虛癥狀。治療宜健脾利濕、解毒止痛,常用除濕胃苓湯加減,其中澤瀉、茯苓等藥材有助于利濕排毒。
氣滯血瘀型多見于老年人或病程后期,疼痛劇烈且持久,皮疹消退后仍痛不止。治療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常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包含桃仁、紅花等以活血化瘀。
此外,中醫還常采用針灸、拔罐等外治法來輔助治療,以緩解疼痛、促進皰疹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帶狀皰疹的中醫治療需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來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以期早日康復。如有疑慮或癥狀加重,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