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乳頭狀瘤可能是挖耳時受到損傷、中耳炎或者病毒感染等原因導致,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1、挖耳時受到損傷:
經常挖耳朵會對局部皮膚以及皮膚黏膜造成損傷,長時間局部受到刺激,則會形成外耳道乳頭狀瘤。
2、中耳炎:
中耳炎通常是由細菌感染導致,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起上皮局部組織增生,從而誘發疾病的發生。
3、病毒感染:
如果外耳道受到損傷,局部防御功能會逐漸下降,容易導致病毒侵襲,病毒感染后則會引起外耳道乳頭狀瘤的發生。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還有可能是外耳道化膿性感染等原因。出現外耳道乳頭狀瘤的情況,可以在醫院的醫生操作下,根據具體的病癥進行刮匙刮除瘤組織或者使用激光切除瘤體治療,及時的控制病情。在恢復期間保持局部干凈清潔,可以使用生理鹽水擦試,能夠預防炎癥感染,也可以在醫生服用消炎藥物,常用的藥物有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地尼分散片或者紅霉素膠囊等藥物治療,但是要嚴格的遵醫囑用藥,不能私自更換藥物,避免影響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