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根據癥狀及相關檢查判斷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是各類溶血性疾病導致的黃疸的總稱,主要是由于溶血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分解產生的膽紅素釋放到血液中引起的,患者的皮膚、黏膜、鞏膜等會呈淺檸檬色,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發熱、寒戰、頭痛、嘔吐、腰痛等,嚴重者可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抽血檢查時會發現網織紅細胞增多、非結合膽紅素增高,尿常規檢查可發現尿膽原(+)、尿膽紅素(-),骨髓細胞學檢查紅系增生明顯,由此可以判斷出是溶血性黃疸。
如果經檢查后確診是溶血性黃疸,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首先是針對溶血性疾病本身的治療,如瘧疾引起的紅細胞破壞需根治瘧疾才能糾正。其次是進行對癥治療,如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需要使用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或者血漿置換等進行治療。最后需要進行退黃治療,臨床上常用的有茵梔黃口服液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