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皮膚上的耵聹腺分泌一種淺黃色黏性液體,俗稱耳垢,又稱外耳道耵聹。
正常情況下,外耳道的皮膚總是覆蓋著一層耳垢。因為其相對黏稠,所以會黏住灰塵、昆蟲等異物。從這個角度來看,耳垢有積極的保護作用,暴露在空氣中的耳垢容易干燥并形成許多小碎片。
當患者咀嚼或說話時,耳垢會隨著下頜關節的運動而脫落。部分人群的耳垢是黏液狀的,稱為油耳或糖耳。因為耳道內有耳垢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不必經常挖耳朵。有時因外耳道的炎癥、化膿性中耳炎或在灰塵較多的環境中工作,使外耳道受到刺激,耵聹腺分泌迅速增多,堆積在外耳道。也有因外耳道狹窄、骨疣、異物殘留因素等影響耳垢的排出。在此種情況下,建議患者在不影響聽力的情況下正確取出耳垢。
取出耳垢時要特別注意衛生,注意不要弄破耳道皮膚,以免引起感染。平時生活中挖耳朵時要注意安全,避免大笑,也不要同別人打鬧,以免刺穿耳膜,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