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的患者一般有大便如水樣、胃脘部疼痛、畏寒喜暖、四肢發涼、氣虛乏力、面色發白、惡寒肢冷等表現。
脾胃虛寒是指中醫認為的脾胃陽氣不足、陰寒交盛的證候,其中大部分是由飲食失調、暴飲暴食、過度勞累或長期患病等引起的。脾胃虛寒的表現一般有大便如水樣,脾胃虛寒的患者,胃的腐熟水谷的功能減退,水谷不能夠在胃內腐熟,轉化為水谷精微,故現大便質稀,如清水樣。還會有胃脘部疼痛,寒凝會導致氣機郁滯,血液運行遲緩而瘀滯,不通則痛,胃內血管收縮痙攣,出現胃脘部疼痛,喜熱,遇寒則氣機血液瘀滯加重,導致疼痛加劇。
患者還可能出現畏寒喜暖、四肢發涼的表現,由于脾胃虛寒,氣機凝滯,氣血運行不暢,故現畏寒喜暖,四肢發涼。另外,由于寒凝氣機郁滯,可能會出現大便不通,陽氣不能溫陽周身,出現惡寒肢冷、面色發白等表現。患者可以應用健脾胃的中成藥,如參苓白術丸、四君子湯等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