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角質化可能是環境因素、清潔過度、飲水不足、缺乏維生素、濕疹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時就醫查明原因,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的方法進行改善。
1、環境因素:
如果經常待在過于干燥的室內,會導致皮膚缺乏水分,會引起皮膚出現角質化表現為皮膚干燥、粗糙的癥狀,平時一定要將室內的濕度調整在40%~60%,適當的涂抹身體乳,對改善皮膚干燥有幫助。
2、清潔過度:
如果經常過度清潔皮膚,會破壞皮膚的自我保護機制,容易導致皮膚受損,進而出現皮膚角質化的情況,平時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護產品,每間隔1~2天洗一次澡,對改善皮膚角質化有幫助。
3、飲水不足:
如果平時飲水量不足,會導致皮膚缺乏水分,不能夠滋養肌膚,會出現皮膚干燥、粗糙、脫皮的癥狀。每天的飲水量應保持2000毫升以上,這樣能夠使皮膚保持濕潤狀態,能夠降低皮膚角質化的發生。
4、缺乏維生素:
維生素對保護皮膚黏膜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平時過度挑食,體內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等,會影響到皮膚的健康,容易使皮膚變得粗糙、干燥、脫皮、開裂等癥狀。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蘋果、橙子、獼猴桃等,病情嚴重者可以遵醫囑服用維生素C片、多維元素片、復合維生素B片等藥物治療。
5、濕疹:
該病屬于常見的皮膚疾病,當接觸過敏原后會會增加皮膚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出現皮膚干裂、皮膚角質層增厚、皮膚瘙癢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涂抹爐甘石洗劑、他克莫司軟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藥物治療。在涂抹藥物時需要保持皮膚清潔,并對患處按摩3~5分鐘,有利于藥物的吸收。
在治療疾病期間,應加強皮膚部位的護理,外出時需要佩戴遮陽傘,或穿防曬衣能夠減少紫外線的照射,對皮膚恢復也有幫助。